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和数字化实践不仅影响着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而且对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创新引领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个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对整体社会形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澜湄青年创新创业领袖中国行国际培训班”从解读新质生产力入手,深入介绍了中国的双碳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并结合创业者最关心的出海主题,围绕“知识产权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外资公司在华注册及运营实务”作了精准解读。
“新质生产力要求初创企业具备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强化企业管理,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唐聪聪谈道,新质生产力兼顾创新、质量、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特征。利用前沿科技与最新创意,新质生产力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未来,它无疑将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的双碳战略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战略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陈迎研究员由全球变暖谈起,通过数据和案例强调了气候行动对于人类未来的重要意义。她生动地讲述了中国企业在践行双碳战略上的成功实践, 阐释了中国双碳战略与美西方碳定价、碳交易等战略的不同,并充分肯定了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
知识产权是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内在驱动力,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制度保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肖尤丹研究员围绕中国知识产权的类型、应用与国际化历程,对专利权,生物科技和数据科技等进行了详实的案例分析,指出知识产权在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战略性地位。
外资企业在华注册及运营实务
对于外资公司在华开展业务,在中国注册与运营可以有效利用中国完善的科创基础设施,同时享受人才政策支持,以促进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和长期成功。FESCO国际人才服务部客户经理龚晓苑阐释了外资公司在华注册与运营的意义,解析了注册的具体政策与流程。其中,她对数字化平台等资源的推荐为澜湄沿线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学员们纷纷表示,授课内容具有实效性和前瞻性,授课嘉宾的精彩演讲是一场难得的头脑风暴,得到了很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