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获悉,北京国际交流协会正式获批设立“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金砖国家科技能力提升与创新合作平台。该平台的获批标志着协会在推动多边科技合作方面迈入新阶段,其主导申报的《推动新兴技术能力建设赋能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项目》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4-2034)”首批全球项目清单,成为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重要成果。
新获批的市级国合基地“金砖国家科技能力提升与创新合作平台”将聚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量子科技、纳米技术、农业科技等新兴技术领域,旨在深化与金砖国家及全球南方国家的科技协作,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并助力联合国“科学十年”全球倡议的落地实施。
2022年至今,作为科技部“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联络办”长期支撑单位,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积累了深厚基础。此次国合基地的获批,是协会长期深耕国际合作、构建多边科技合作体系成效的有力证明。
四大核心项目,赋能可持续发展
平台将系统化推进四大旗舰项目:
STEM激励计划:面向青少年及基层社区普及科学素养;
科技能力建设研讨会:开展跨国技术培训与交流;
未来发展论坛:凝聚前沿科技跨国协作共识;
初创企业加速计划:孵化跨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通过这一合作框架,平台计划培育超过20项可复制推广的合作案例,并支持不少于10项技术成果的应用落地,为“金砖+”国家提供切实的能力建设支持。
构建广泛国际合作网络
平台已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基础,携手21家各类政府、高校、科技园区及国际组织等顶尖机构,包括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科技园(MSU Science Park)、伊朗伊斯法罕科技城(ISTT)、巴西国家创新产业促进委员会(Anprotec)等。近三年来,平台及相关方已举办24场国际创新对接活动,吸引了全球超过500家机构积极参与,并成功推动了如中俄智能听诊系统、中泰智慧农业等多项技术合作在京落地。
专业化团队领航未来
平台由北京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郭杰妮博士领衔,依托专业化的国际团队及完善的办公服务系统,为全球科技合作提供高效支撑。未来,金砖国家科技能力提升与创新合作平台将持续深化多边科技协作,致力于共享更多国际科技合作的“北京方案”,强化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为构建开放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