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邮箱
Beij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ssociation
北京国际交流协会
03-08 2024
北京国际交流协会深度参与全俄科学节大事记
协会动态 文章来源:本站 访问量: 1376

作者:北京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 郭杰妮


俄罗斯不仅是科技强国,也是科普资源大国。历史上俄罗斯培养造就了大量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他们不仅为全人类的科技进步贡献了力量,而且也为俄罗斯沉淀了难能可贵的科普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莫斯科政府、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全俄科学节始于2006年的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校园内,由“大学教授讲科普及科学知识”的初衷逐步发展延伸到俄罗斯所有地区的科学和教育中心。2011年,在俄罗斯总统的倡议下,这个活动被定为“全俄罗斯科学节”,现已成为全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最具知名度的科普盛事。

从2006年,仅在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校园内举办,大致2万人次参加。到2015年,全俄科学节已覆盖76个地区,包括超过3750个具体活动,活动覆盖人数超过200万人次。2018年共计有450家官方组织参与,95个场馆设展,250万人次参加了科学节的相关活动。2023年,全俄科学节首次走出国门,在中国、哈萨克斯坦、 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主题科普活动。

2018年,我们结识了俄罗斯科学院院长助理、全俄科学节主席古瑟夫博士并邀请他来京参与了为期三周的培训。时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王玉平研究员专题介绍了中国的科普发展情况及科普立法和公民科学素质测评。当谈到总书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体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的论断时,古瑟夫博士连连称赞。后来我了解到,培训结束回到莫斯科后,他专题围绕“一体两翼”思想向俄科学院和莫大的领导介绍了此次培训的收获。一直到现在,他都会半开玩笑地提起要将“一体两翼”思想在俄罗斯发扬光大,并不止一次对习总书记的这一论断竖起大拇指。


科学1.jpg

王玉平研究员(左三)在报告后与古瑟夫博士(左四)互动交流


科学2.jpg

左起: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科技馆馆长、王玉平副所长、古瑟夫博士


几个月后,在我们的奔走牵线下,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FAST模型首次代表中方参加了全俄科学节,FAST项目副主任彭勃研究员带队赴俄并作了科普报告。FAST模型陈列在主会场中心展区,在为期三天的展览中,时常被热情参观的俄罗斯民众围的“水泄不通”。


科学3.jpg

彭勃研究员在科学节FAST展台前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



2019年,为纪念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编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整整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YPT 2019)。这一年,科学节的活动也是IYPT系列活动之一,主题为化学。在我会的积极斡旋下,中国科技馆“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特展的部分展品亮相科学节主会场。


科学4.jpg

科学5.jpg


2023年10月,全俄科学节响应普京总统“科学十年”倡议,首次来到深圳,主办了知识科学文化节,并将主题定为现在就是未来。 开设自然科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文化艺术等四大特色主题板块,邀请顶级学者、专家走进校园,开展百余场名师讲座、大师课、科学秀等主题活动。北京国际交流协会促成了ITER模型在深北莫校园内的展览并邀请姜鹏研究员作了科普报告。


科学6.jpg

ITER模型


科学7.jpg

FAST总工程师姜鹏研究员与古瑟夫博士在讲座前交流


今年,适逢俄罗斯担任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东道国”和中俄建交75周年,我们不仅计划再次赴莫斯科参加相关活动,同时正在积极努力推动科学节来华举办更多有助于推动中俄两国科普交流的活动,造福两国人民。


微信图片_202403081212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