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公园对弈的银发老者 悉尼咖啡馆里忙碌的老年服务员
上海社区排队体检的退休族
漫步于APEC成员经济体的主要城市,这些场景生动地揭示了各成员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一场前所未有的“银发浪潮”正深刻重塑区域社会结构。
现状:老年人口比例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APEC 21个成员经济体中,东亚及发达经济体的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
Ø 深度老龄化: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29.1% )、韩国(18.4%)、新加坡(19.1%)已进入深度老龄化;中国(14.2%)虽比例相对较低,但老龄化速度全球瞩目。
Ø 持续攀升:美国(16.8%)、加拿大(19.0%)、澳大利亚(17.3%)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Ø 潜在加速:东南亚(如越南 7.9%、印尼 6.3%)和拉美成员(如墨西哥 8.2%)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但生育率骤降预示着未来老龄化进程将显著加快。

特征:加速且不均衡
Ø “未富先老”现象凸显:部分发展中成员(如中国、泰国)在人均GDP尚未迈入高收入门槛之际,其老龄化速度已远超欧美发达国家历史同期水平。
Ø 少子化深度叠加:日本、韩国生育率位居全球最低水平,导致年轻人口规模持续萎缩
Ø 区域内部失衡:城市地区老龄化速度普遍快于农村,但农村地区养老资源与服务供给却更为匮乏。
APEC成员经济体的老龄化趋势呈现加速推进且区域差异显著的特征。联合国数据显示,区域内多经济体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速率远超全球均值。
根源:少子化与长寿化双重驱动
这一趋势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持续低迷的生育率与显著延长的人均预期寿命。韩国2022年生育率跌至0.78,日本长期徘徊在1.3左右,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世代更替水平。同时,公共卫生与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幅延长了人类寿命,如澳大利亚男性预期寿命超81岁,女性达85岁。“生的少、活的长”的双重压力,正在深刻重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冲击:社会经济面临系统性压力
老龄化正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对社会经济结构构成系统性压力。
1. 劳动力萎缩与财政承压: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制约经济增长潜力;养老金支出和老年医疗费用激增,显著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2. 社会保障体系吃紧:对医疗服务和长期照护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承受巨大压力,资源紧张状况日益突出。
3. 创新活力与转型挑战:社会整体年龄结构老化,可能抑制创新活力,并影响消费模式向服务型、老年友好型转型,对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制约。
应对路径:协同与创新并举
应对这一复杂挑战,需要区域协同与多维度创新:
1. 技术赋能与制度革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技术提升养老服务效率与可及性;探索弹性退休制度和完善老年再就业激励机制,盘活老年人力资源。
2. 激活“银发经济”潜能:大力发展老年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智慧养老等产业,将人口挑战转化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3. 深化区域合作共享:发挥APEC平台作用,促进成员经济体间最佳实践交流,政策协调以及养老服务标准共建。

APEC成员经济体面临的老龄化挑战,其影响之深远堪比一场静默的海啸,正深刻重塑经济版图与社会肌理,关乎财政可持续、劳动力供给、医疗保障质量,乃至每位公民晚年的生活尊严。区域内各经济体命运与共,唯有超越疆界限制,在技术创新、政策协同与人文关怀领域深化合作、携手努力,方能将银发浪潮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构建更具韧性、包容性和温度的长寿社会的宝贵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