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国际交流协会与莫斯科大学科技园联合主办的中国(哈尔滨)——俄罗斯科技创新创业协作网络圆桌论坛在第十一届中俄工程技术论坛期间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依托去年由中俄双方7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黑龙江)——俄罗斯科技创新创业协作网络,聚焦中俄科技合作的多个关键议题,包括资源互通、技术互补、科技组织合作、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旨在深化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黑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晓燕在欢迎致辞中指出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对俄合作的前沿,在推动双方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有着超然的区位优势。展望未来,黑龙江省将继续发挥其桥头堡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打造中俄创新合作新生态,使双方合作步入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中俄两国合作新篇在科技,未来发展在青年。在“科技人才培养与中俄青年人才交流交往实践”议题中,远东联邦大学副校长尼基塔·斯米尔诺夫先生深入探讨了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他强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人才是两国未来发展的基石,双方应加强在教育和实践层面的合作,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莫斯科国立大学科技园首席执行官奥列格·莫夫谢斯扬先生则分享了通过加速器项目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赋能青年人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的经验。
关于“开展中俄边境及远东地区科技组织合作”的建议,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科技创业与技术转移联盟执行秘书长丹尼斯·贝洛特瑟尔科维奇先生分享了他的见解。他指出,科技组织的合作不仅能促进信息共享,还能为双方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提到“如何利用资源互通、技术互补促进中俄接壤地区科技合作”,黑龙江省科学院副院长谢大纲指出,近年来中俄合作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建立长效机制、持续精耕细作,加强双方交流协调,为向北开放添势赋能。俄罗斯科学院联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顾问亚历山大·古尔杜斯先生探讨了“统一数字空间促进经济互动”的重要性。他提出,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中俄两国应加强在数字领域的合作。“影响力技术”咨询集团的创始人玛丽亚·克洛奇科女士特别强调了中俄接壤地区在促进双方科技合作中的关键作用。她分享了影响力咨询集团的经验,并指出,良好的人文交流将极大地增进中俄之间的互信和理解,这对于推动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
最后,针对“中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培训基地的崔珩研究员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方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促进双方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必须集中有限资源投放到重点领域,突破方向在于地质勘探科技合作、农业渔业科技合作、现代化装备制造合作。
论坛最后进行了讨论与问答环节,与会嘉宾和观众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